蚀刻液稀硝酸生产

稀硝酸是以氨为原料进行生产的。
生产步骤:分为氨的接触氧化和氧化氮吸收两步。
①氨的接触氧化 在催化剂存在和一定温度下氨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一氧化氮,反应式为:

4NH3+5O2─→4NO+6H2O+226kJ

此反应十分迅速。催化剂有以铂为主体的铂铑网(见金属催化剂)和以铁、钴的氧化物为主体的非铂催化剂(见金属氧化物催化剂),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是铂铑网。反应温度为800~900°C,氨氧化率可达95%~98%,混合气中氨含量为9.5%~12%(体积),若氨含量达到爆炸极限(16%~25%体积)将引起爆炸。

②氧化氮的吸收 先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,反应式为:

2NO+O2─→2NO2+57kJ

此反应与通常的化学反应不同,温度越高,反应速度越慢。然后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,反应式为:

 

反应中放出的一氧化氮返回吸收过程,再氧化成二氧化氮。这是体积缩小、放热的可逆反应,故增加压力和降低温度对反应有利。由于该反应受化学平衡限制,在通常的氧化氮气体浓度时,只能获得稀硝酸。常压吸收下的浓度不超过50%HNO3,加压吸收下的浓度不超过70%HNO3。

吸收后的气体中还残留有氧化氮,含量多少取决于操作压力和温度。为了防止污染环境,有些国家规定氧化氮排放浓度为200~300ppm。80年代,工业生产上有两种尾气处理方法。①溶液吸收法:采用较早,以碳酸钠、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或硫酸亚铁等盐类的水溶液作吸收剂,流程简单,易于操作,但难以将氧化氮含量降到200ppm以下,故仅适用于尾气中氧化氮含量较高的常压吸收流程。②催化还原法:有催化剂存在时利用氨、甲烷等使氧化氮还原为氮和水,此法不能回收氧化氮,但装置紧凑,操作方便,可以将尾气中氧化氮含量降到200ppm以下。

生产流程
根据氨氧化和氧化氮吸收两部分的压力不同,稀硝酸生产流程分为三种类型: ①常压法,全部过程在常压下操作。特点是:氨氧化率高,铂催化剂损失较低,设备结构简单;但吸收塔容积大,成品硝酸浓度较低,尾气中氧化氮排放浓度较高。②全压法,全部过程在加压下操作,因采用压力不同分为中压(250~500kPa)和高压(710~1420kPa)两种流程。特点是:氧化氮吸收率高、成品硝酸浓度高、吸收塔容积小、能量回收率高;但加压下氨氧化率稍低、铂催化剂损失较多。③综合法,氨氧化和氧化氮吸收分别在常压和压力下操作,具有常压法和全压法的优点。近年来,新建的大型硝酸生产装置大多采用双加压硝酸流程。这种流程氨氧化在360~560kPa(绝对压力)下操作,氧化氮吸收在850~1550kPa(绝对压力)下操作。氨气、空气分别经过滤处理,在混合器中均匀混合,于800°C左右氧化温度下从上而下通过氨氧化器(俗称氧化炉,的铂网进行反应。出氨氧化器的高温氧化氮气体经回收热能和冷却,由氧化氮压缩机加压到吸收压力,冷却后进入吸收塔,被水吸收制得稀硝酸。因酸中有氧化氮溶解,故在漂白塔中用空气将氧化氮吹出,即得成品硝酸。吸收塔出口的尾气经过透平膨胀机回收能量后放空。合成氨装置的大型化和高浓度复合肥料的迅速增长,促进了稀硝酸生产技术的发展,其方向是提高操作压力、提高成品硝酸浓度、降低尾气中氧化氮浓度、充分回收能量,以求自给以及扩大生产规模。80年代中期最大的单系列硝酸装置为日产1500t(以100%HNO2计)。